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
文 | 王伟
编辑 | CH
一、题目:
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,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。对此,有人感到担忧,有人觉得正常,你有怎样的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认识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二、分析:
202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,还是如约而来了。题目一出,让人期待的心安静下来。没有出乎意料,也没有情理之中,她依然那么的貌似平实而特立独行。给你一个平实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,从中触发你的哲理感悟。
其实一直以来上海作文题,主要有两根绳子,一根联系着思辨,另一根联系着生活,将理论和实际同时纳入题目中,内涵丰富而不复杂。
以平实社会现象的思考为出口,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,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能力,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。
202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很明显是一则 社会现象类的材料作文。
我一直强调,作文的材料本身也是一篇文本阅读,既要整体通读,也要寻找“关键词”,抓住重点,并且明确材料的倾向。
找到“关键词”,其实就是找到材料中所说的“两个矛盾”或者“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矛盾”。
2022年的 核心关键词是“喜欢发问”与“重结论”,对这种现象,态度是多样的,有人担忧,有人觉得正常,作为考生的你,是怎样思考的?这是让你对“喜欢发问”与“重结论”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进行思考,进而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时间的限定,一个是“小时候”,一个是“长大后”。
这就引起了你思考,为什么小时候就“喜欢发问”?
这是因为小时候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未被外界所塑造,心无旁骛,对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心,善于思考,善于探索,注重事物产生的原因,凡事总要为什么,打破砂锅问到底,这说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探索,促使着自己不断成长。
而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,注意这个“往往”,说明这是普遍存在的,为什么长大后人们往往重结论?
那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,不断被外界所塑造,在塑造的过程中,往往关注结论,讲究实用,而轻视了过程。
结论固然重要,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不断强调一切以结果为导向,只要结论,而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,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殊不知,一切的结论都是在不断发问的过程中而产生的,没有发问与探究,何来任何结论?
同时也要关注,前者是孩子,是对大千世界还有很多的不清楚,所以会好奇会发问。而成人对大千世界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答案。成人自然需要考虑实用,考虑结果,考虑价值。
同时发问也要注重思考,是基于思考之后的发问,如果单纯的发问,单纯的思考,而不考虑价值的,那就是无用。成人的探索要基于结果,然后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,甚至行动目标,最终才能得到于己于他于社会都有价值的贡献来。
所以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,面对有人担忧,有人觉得正常,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态度倾向,进而明确立意。 譬如可参考的立意有:
1.保持好奇心,伟大的真理始于探究
2.勇于探究,关注过程,重视结论
3.有思之问,问而有果
4.结论基于探究而产生,探究方可获得结论
-END-
附2016-2021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题目:
2021
有人说,经过时间的沉淀,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;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。你怎么看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2020
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,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2019
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,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,我由此对音乐的“中国味”有了更深刻的感受,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“中国味”。
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。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2018
生活中,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,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,以体现自己的价值。这种“被需要”的心态普遍存在,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2017
预测,是指预先推测。生活充满变数,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,有的人则不以为然。
请写一篇文章。谈谈你的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2016
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,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,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。人们对“评价他人的生活”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,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